2023年11月16日,来自全国的小数名师齐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四牌楼校区一楼阶梯教室,共话“新三学”背景下小学数学育人方式的变革。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亲临现场,全程参加活动,并执教了观摩课。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和领导还有福建省数学教研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罗鸣亮老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郭庆松老师,《小学生数学报》副主编颜珉,《江苏教育》副主任王春亚老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陈静老师,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林虹,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丁征,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书记丁青,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余夕凯,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培处副主任谭少春,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培员、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特级教师丁爱平老师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特级教师周卫东。
本次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展开,来自南京市的近两百名骨干教师与线上全国近万名教师共同参与了研讨活动。
上午的半场由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余夕凯副校长主持。开幕式上,玄武区教育局林虹副局长、《小学生数学报》副主编颜珉致开幕辞,对本次活动的顺利展开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与期许。
第一节课是由江苏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南师大附小的潘越老师执教的《把画挂正的艺术》,潘老师基于真实的问题,与学生在充分地实践中探究把画挂正的艺术,整节课立足数学学科的本质,关联艺术、科学等多门学科。
第二节课是由特级教师贲友林执教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贲老师从开放的研究性任务出发,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思考与交流中逐步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整节课在简约中体现思维的深刻,彰显了“学为中心”的生动样态。
第三节课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罗鸣亮执教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罗老师从459×7的特殊算法展开,引领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对话中深思,构建了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课堂,让孩子们深刻领悟到“算法只是知识,选择才是智慧”。
课后,南京市教研室、特级教师陈静对三节数学课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三节课各具风格,但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导向,让儿童进行了充分自主的学。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郭庆松老师也分享了自己观点,指出三节课都关注了儿童的生活与经验,采用了实践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真正让孩子有话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
下午的活动由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特级教师教研员张齐华老师主持。南师大附小党总支书记、特级教师周卫东以《赓续学校文化,构建育人新样态》为主题,围绕“涵育大学精神”“发扬努力品格”“实验与爱同行”三个要点,从课程优化、品格立人、躬耕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南师大附小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新经验”。
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培处副主任谭少春以《为育而教》为主题,基于玄武小数深化“新三学”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介绍了“新三学”的核心主张、基本内涵和实践探索,分享了玄武数学教学改革“新经验”。
下午的第一节课是由特级教师丁爱平执教的《认识分数》,丁老师从“分饼”的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等开放性活动中探究,在实践操作、创造应用中将分数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真正感悟、理解概念本质。
下午的第二节课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示范课《分数的意义》,课堂从学生“心中的分数”说起,理清分数的多层含义,并在智慧的交流中引领学生深入理解分数表示“倍数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建立起知识的一致性和系统性理解。
课后,吴正宪老师邀请丁爱平老师共同围绕《建立单元整体结构,促进学生理解性学习》展开交流分享,为与会老师带来了新课改的最新精神。
吴老师从现场教学实例入手,指出数都是对数量的表达与抽象,是计数单位的累加,打开“单位”这扇窗,就能深度沟通数与运算领域内在的联系。吴老师也盛赞了附小儿童生动的学习样态,充分肯定了附小和玄武小数的前进方向,赞赏了区域团队的研讨方式,鼓励老师们将课标新理念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在专家的指引下老师们能够共同探讨教育的未来,激发教育的活力,深入促进课堂中人的发展,在“新三学”背景下推进小学数学育人方式的变革,在实践探索中走出具有玄武特色的育人之路。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周红霞 邹琳 邵冰清)